為患者和家屬提供健康教育,有助于患者更好地參與治療和護理,有助于患者提高自我能力。醫護人員定期以多種形式向患者及家屬進行健康教育。
一、健康教育方式
個別指導、集體講解、文字宣傳、座談會、圖片及實物展覽、視聽(幻燈、投影、錄像、廣播)資料等。
二、健康教育內容
(一)門診患者教育
1. 門診診療環境、就診流程
2. 一般性衛生知識
3. 生活方式方面指導
4. 常見病、多發病的預防知識
5. 常用藥物的用藥知識
6. 醫院嚴禁吸煙的相關知識
(二)住院患者教育
1. 入院教育
(1)告知患者醫院規章制度:如查房時間、探視制度、膳食制度等。
(2)指導患者熟悉病區病室環境:作息時間、衛生間使用、貴重物品的保管及安全注意事項、預防跌倒知識、呼叫器使用及其他常用設施的使用及醫院為禁止吸煙的場所,嚴禁在醫院內吸煙等。
(3)指導患者掌握相關疾病知識:標本留取、常規檢查要點及用藥常識,圍手術期宣教,疼痛管理、康復管理、康復技術指導、安全有效使用醫療設備。
2. 住院期間教育:
(1)評估患者及家屬對健康教育的接受程度,采取適當的教育方式。
(2)講解診療活動的一般常識及配合要點。
(3)講解疾病的一般常識、藥物指導。
(4)心理衛生教育。
3. 特殊檢查治療前的教育:告知檢查的目的、注意事項及檢查時配合要點。
4. 診療操作前后教育:
(1)診療操作前教育:
① 給患者講解操作的流程及操作前、后需患者配合的注意事項。
② 講解操作前準備的內容及意義。
③ 告知患者操作前簽字的意義。
④ 加強與患者的溝通交流,
(2)診療操作后教育:
給患者及家屬講解操作后的注意事項:情緒的調節、臥位要求、減輕疼痛和不適的方法、進食的時間和飲食種類、活動時間及注意事項、用藥的相關知識等。
5. 出院教育:
(1)出院后繼續用藥方法。
(2)飲食、活動、休息的要求及注意事項。
(3)心理調節方法和重要性。
(4)復診時間安排及重要性。